江苏省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是江苏省海安市赴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支教的教师队伍。自1988年至今,10批213人在大山深处接力演绎着一曲支援贫困地区教育、致力脱贫攻坚、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华美乐章。
跨越八千里的牵手??奏响东西部教育合作的凯歌
宁蒗俗称“小凉山”,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部,平均海拔2800米,全县26万人口。新中国成立前,宁蒗还是一个以奴隶制为主体,封建领主制、原始共耕制和母系制等多种社会形态并存的多民族聚居地,长期停留在刀耕火种、游牧游耕的生产状态,无人识得汉字。新中国成立后,宁蒗“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没有先进的知识和文化,和其他地区差距越来越大。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治理的特级贫困县。
1987年9月,时任宁蒗县委书记阿苏大岭响应中央和云南省委关于加强民族教育的号召,慕名来到江苏省海安县考察,提出在宁蒗建设一所中学,引进海安教师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同时宁蒗每年给海安教育系统一定数量的木材支持(1989年全国木材市场放开,木材支持项目终止)。海安县委从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大局出发,同意了提议。1988年4月28日,宁蒗、海安两地签署教育合作协定书,决定从两地县名中各取一个字,在宁蒗县创办“宁海中学”,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引进建制群体,保持集中优势,发挥整体效应”的“宁海模式”。
1988年8月12日,首批35名支教教师拖家带口,从海安出发,乘轮船到上海,挤上火车,经南京、到徐州、转西安、赴成都,经过三天四夜,抵达攀枝花。下了火车后,又改乘汽车,翻山越岭,最终抵达宁蒗县,行程8500多里。
宁海中学,这所东西部携手创办的学校,当时还是县城北郊一片稻田中的一幢未完工教学楼、两排简易木板房和正在施工的教工宿舍。在海安老师立足未稳的第二天,多年不遇的泥石流倾泻而来,冲跨了堤坝,冲进了操场,冲进了老师们暂时栖身的木板房,被褥行李全都浸泡在一尺多深的泥浆里。随行的家属和孩子们哭了,严峻的考验就这样猝然而至。
为了保证按时开学,危急时刻,领队兼校长梅德润号召全体支教老师,自己动手,手挖肩挑,清理淤泥,购来木头搭建临时教室、饭堂。
意想不到的困难接踵而至。临时住地没有水,饮用水都靠趟沟越坎从数百米外一桶一桶抬回;宁蒗海拔高、沸点低,饭煮不熟,老师们常常以土豆充饥;当地吃辣的习惯,让他们望食生畏;语言不通,无法交流。一位年轻老师在日记中写道:“十几个人挤一间住房……抬头是层层迭迭的山,低头是泥泞一片。只想家,想家。可最终还是想到了此行的责任。”
相对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宁蒗学生的状况更让老师们难以接受。在开学初的摸底考试中,初二、初三4个班语文人均46分,数学22分,英语28分。初一新生的基础还达不到海安四年级小学生的水平,不少人连“四则混合运算”都不会。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抽烟、不服管教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让每一位支教老师感到肩上的担子格外沉重。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海安老师没有气馁,没有退缩。他们牢记“为宁蒗人民造福,为海安人民争光”的庄严承诺,满腔热忱地投入到全新的建设之中。首先从管理入手,他们制定出台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推行年级组长管理制、教师岗位目标责任制、骨干教师把关制,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一周后,宁蒗县教育局长来到学校惊喜看到,提前到校的多了,迟到早退的少了;晨读自习的多了,到处闲晃的少了;认真听讲的多了,调皮捣蛋的少了……他乐得合不拢嘴,紧紧握住梅德润的手说:“还是你们有办法,宁蒗有希望了!?”
在提高教学质量上,首批支教的副校长刘效宁常说,“身体可以水土不服,教学不能水土不服。”他们首先集中学习观摩宁蒗当地名师授课,研究琢磨当地教学方法,很快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举凡发现法”“情境法”“尝试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又根据本地学生实际,自创出因人施教的分层教学法和旨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举三反一法”。
只要心诚,石头也能开出花来。1989年7月,宁海中学在第一次中考中就放了“卫星”:两个毕业班88名学生,22人考取昆明、丽江等地中专学校,26人考取县内外重点高中。人均考分、升学率在宁蒗排第一,在丽江名列前茅。全县语文、数学和政治学科的最高分都出在宁海中学。宁蒗全县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海安老师真厉害!”
1993年,在宁蒗县委县政府的诚挚邀请下,从第二批支教开始,海安老师又承担了宁蒗民族中学高中部的教学工作。他们不负众望,再创佳绩,仅一年便结束了民中在丽江地区高考成绩长期垫底的窘境,总录取率由上一年的9.9%跃至41.3%,位居丽江地区10所完中榜首,彝族学生马白华夺得丽江高考文科第一名。从1994年开始,宁蒗民族中学连续9年稳居丽江中高考升学率首位,引起了云南省教育界的关注,也引发了当地教育界的震动。
怀着强烈自尊心的当地教育工作者再也坐不住了,他们有的推进改革,改变落后面貌;有的重新招聘校长,重展治校方略;有的组成“敢死队”,重点突击毕业班,争当考场盟主……宁海中学的教学优势一度被兄弟学校追上。
如何打破平局、超越自我、培育新的生长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安支教老师们在苦苦探索着。
为了满足宁蒗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期待,让更多的宁蒗孩子圆上大学梦。2016年,他们在宁蒗民族中学创办了“海安班”,由海安遴选优秀教师任教,班级实行独立管理,专门培养那些家庭贫寒、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2019年,第一届“海安班”毕业,包揽丽江市理科高考前四名,班级均分605.4分,名列丽江第一,宁蒗县委、县政府为此专门发来喜报。2020年高考,“海安班”再创佳绩,全班44人参加考试,1人成绩超过700分,摘取丽江市第一名,29人成绩超过600分,全班平均分达616.6分,一本上线率达98%。
32年来,10批海安老师接力支教,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从高中教育到教师培养,形成了“引进建制群体,保持集中优势,发挥整体效应”的少数民族地区支教模式,为提高宁蒗地区整体教育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2019年,宁蒗县被国务院认定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彻底摆脱了教育长期落后垫底的局面,一跃成为稳居丽江市第一方阵的教育强县。
十轮接续支教??培育出大山深处桃李芬芳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一批批海安老师始终牢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理想信念,在大山深处燃烧自己,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点燃了宁蒗人民的希望。
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是每一位海安老师的座右铭。他们来自海安不同学校,专长不同,年龄不同,教学水平也有差异。来到宁蒗后,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争当学科骨干。课余时间,他们常常自发聚集在一起,交流备课心得,探索教学教改模式,创新教法学法,开展课题研究。多年下来,一批批海安老师茁壮成长,一项项教学成果脱颖而出。周荣广在《教材教法研究》《语文教学通讯》等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两篇入选《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选》;刘效宁将自己的教学体会,在《江苏省中学数学学报》《丽江教研》上发表;李忠东撰写的论文《宁海合作带来的启示》被《云南教育》收录……
为了培养永远不走的“海安老师”,海安老师将“输血”变为“造血”,启动“青蓝工程”:海安老师与本地老师对口结成帮扶小组,指导他们写教案、备课,提升业务水平。如今,“青蓝工程”已为宁蒗培养出350多位优秀教师,他们成为当地基础教育的骨干力量。
彝族青年李学高出生在宁蒗偏远的山村,从小不会说汉话。1992年,他考入宁蒗民族中学,成为第二批支教的凌开明老师的学生。在老师的悉心培养下,199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宁蒗民族中学担任高中政治教师。“青蓝工程”启动后,和他结对的正是恩师凌开明。在凌老师的传帮带下,他迅速成长,先后担任校团委副书记、德育处主任、学校副校长,现为学校校长,也是全县有名的政治课教师。
不唯分数论英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海安老师长期坚持的目标。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海安老师更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他们组织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提升自信心;坚持天天跑操,增强学生体质和竞争精神;成立公益社团,培养学生爱心和责任心;创办《索玛花》校刊,刊登师生习作,交流教育动态,提升师生们的写作热情。在全国高中生征文大赛中,民族中学7人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2人获得一等奖,《索玛花》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中学校园优秀校刊小报”;开设书法课,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32年来,海安老师为宁蒗培养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2万多名,输送了大学、中专生1万多名。无数少年因知识改变了命运,从放牛娃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现在,宁蒗县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共有7000多人,近一半是海安老师的学生,他们在当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大显身手,成为宁蒗全面脱贫奔小康的中坚力量。
坚定读书信念??点燃山里孩子的梦想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承载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使命。在海安老师的培养下,一批批“金凤凰”飞出大山,让更多的宁蒗人树立“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的信念。
宁蒗县不少孩子因贫失学,海安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课堂里一个也不能少”,这是每位海安老师的心愿。32年来,他们积极捐资助学,不求任何回报,用双手托起孩子们沉甸甸的读书梦。
彝族学生陈振兴是孤儿,靠着他人接济上到初二。后来因为交不起学费,不得不辍学。景宝明听说后,向学校申请减免了学费,还替他垫缴书费160多元。一年后,陈振兴考入丽江师范,后来成为一名教师。初三学生金克六斤家中贫苦,母亲去世,父亲没有劳动能力,妹妹、弟弟无人照料,面临辍学。景宝明连续两学期悄悄为他垫缴了286元书费。在刚到宁蒗的一年半时间里,景宝明为特困生垫缴学费、生活费、医疗费等超过2000元。很多学生至今都不知道是景宝明老师为他垫付发学费,以为是学校的照顾呢。
对学生十分慷慨的景宝明,家中并不宽裕,弟弟和女儿的学费全靠他负担。刚到宁蒗不久,在学校做后勤工作的妻子丁林秀就查出晚期食道癌。学校领导催着他们回海安老家看病。离开那天,黑压压的人群在山路上漫延一公里夹道送别。有的人翻山越岭,送来家中仅有的一只鸡;有的人匆忙买来奶粉、麦乳精;有的人掏出带着体温的钱塞到景老师手上;有的人送上被泪水打湿的慰问信。回到海安没几天,妻子对着魂不守舍的景宝明说:日博365怎么样_365_体育投注英超和欧冠_365彩票客户端下载
“我知道你放心不下学生,快回宁蒗吧,我能照顾好自己。”带着对妻子的牵挂,他又回到了宁蒗,没想到这一走竟是永别。几个月后,妻子在老家病逝。
景宝明的付出创造了宁蒗教育史上的神话。刚去第一年,他的班参加中考,均分居丽江第一,中师中专上线28人,高中上线27人,合格率、升学率均为100%,全县前10名考生景宝明班上就有7日博365怎么样_365_体育投注英超和欧冠_365彩票客户端下载
名。在第二批支教期间,他接手的班曾是全校最乱的。在他的带领下,不到一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还获得了云南省省级先进班集体的称号。
进入新时代,海安老师捐资助学的形式更为多样。第九批支教老师发动社会爱心人士,3年为学生捐款超过30万元,让160多名贫困学生受益。其中,徐爱辉通过新媒体筹集资金18万元,设立了专项奖学金,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石朗俊倡导成立爱心服务队,多方筹集资金为学生配备MP3,强化学生英语听力训练;谭爱斌通过微信筹集10万元、羽绒服40件,让孩子们的冬天不再寒冷;“海安班”老师注册成立志愿服务队,到民中初中部、贝尔初中和蒗渠初中做中考复习指导……32年来,海安老师们将爱心善举在小凉山接力传递,助推一个又一个孩子走出大山,一个又一个家庭面貌得以改变。
1985年出生的彝族小伙子杨克干,如今已是民族中学的德育室主任。他常说,“如果没有海安老师,我和姐姐们可能还在放牛呢!”杨克干有四个姐姐,大姐、二姐没读过书便早早嫁了人,至今还没有脱贫。海安老师来了以后,三姐、四姐都考上了中专,毕业后也找到了很好的工作。
今年刚从昆明理工大学毕业的彝族小伙何政羽,在拿到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的入职通知书时,喜极而泣,没有忘记向当年资助过自己的海安老师报喜,“这就是我们全家的脱贫通知书啊!每个月工资4000多元,几乎是我们全家一年的收入了!”
海安老师深知,有限的资助不能彻底改变宁蒗地区深度贫困的现实。他们尽一切可能,将扶志与扶智结合起来,鼓舞宁蒗人民树立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信心信念。
2016年,梅晖老师第二次去宁蒗支教,在一家快递公司遇到了自己10年前教过的一名学生。学生激动地握住梅晖的手说:“我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您当年的教导让我铭记一生。从海安老师们身上,我明白了‘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的道理。现在我开了这家快递公司,过上了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生活。”这次去宁蒗,让梅晖最为感慨的是,大街上人们步伐快了,身上衣着新了,蹲在墙角打瞌睡的人少了……
海安老师的勤奋和敬业,给当地干部群众带来了观念上的冲击和影响。凌开明老师来宁蒗后,早上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和学生一起上早自习,晚上他担心有学生溜出,总等到夜里一、两点所有学生都睡熟了才去休息。为了集中精力学习、备课,钱灿老师总是凌晨就起床学习、工作,直到天亮。多年后,曾担任宁蒗县委书记的杨忠义感慨地说,海安老师不但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方式方法,而且更新了我们的思想观念。他们早上起得最早,把宁蒗的时间往前拨了两个小时;晚上睡得最晚,又把宁蒗的时间往后拨了两个小时。在他们的影响下,宁蒗人变了,工作节奏加快了,时间观念增强了,奋斗意识提升了,文明现象增多了……
海安老师的办学理念、工作精神、教育思想和方法,引发了“裂变效应”,催生了宁蒗教育乃至社会各方面的深层次改革和竞争,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县财政收入从1988年的696万元到2019年的3.1亿元,增长了45倍;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197元到2019年的19360元,增长了98倍。海安老师与宁蒗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共同书写了教育扶贫的奋进篇章。
三十二年坚守奉献??铸就民族团结山海情
时代在变,人员在换,海安老师扎根宁蒗县、筑梦小凉山的初心始终未变。从初来乍到不被信任,到情同手足心心相印,他们用一个个坚毅身影架起了民族团结的友谊之桥。
32年来,海安老师凭借务实、坚毅、包容、博爱,感动了少数民族同胞,赢得了宁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他们发自内心地把海安老师当成自己的亲人。时任宁蒗县委书记阿苏大岭在全县教育大会上动情地说:“我们宁蒗人,最尊贵的是舅舅,海安老师就是我们宁蒗各族人民的舅舅!”
从“江苏佬”到“海安舅舅”,这个称呼的转变,是一批批海安老师用汗水、心血甚至是生命换来的。在宁蒗地区,至今还流传着“带着父亲来支教”的故事。朱朝书老师支教时,父亲已年愈七旬,体弱多病,让儿子非常牵挂。老人自知时日无多,为了让儿子安心教学,在身体状况略有好转后,就带着寿衣,辗转八千里,来到了宁蒗。一路颠簸让老人病倒不起,虽经全力抢救,还是在第10天去世。在照顾父亲期间,朱朝书硬是没落下一节课。
老人支持儿子、客死宁蒗的故事很快传遍四面八方,当地各族群众被深深感动了。彝族老师尊重海安习俗,争着来为老人守灵。出殡那天,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不约而同,聚集在学校东南的山坡上,他们按照彝族的风俗和最高礼仪为老人进行了火葬。老人的骨灰一直放在朱朝书宿舍里,云南省委领导视察宁蒗民族中学,听说此事,专门来到老人的骨灰盒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三躬。
第二批支教的景圣喜老师在宁蒗水土不服,和妻子先后患上了急性病毒性肝炎,生命垂危。宁蒗县教育局长听说后,组织力量将他们送往昆明抢救。在奄奄一息之际,景圣喜听到县领导要求医院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他们夫妇的生命。医生听说他们是江苏来的支教老师,也格外尽心,制定了最佳方案,用了最好的药。经过三天三夜抢救,把景圣喜和妻子从死亡线拉了回来。出院后的景圣喜,把全部精力都扑在教学上。一次家访时,他路过自己以前教过的纳西学生家,被热情邀到家中做客。在他们的木楞房里,景圣喜忽然看到他本人的照片被挂在了神龛旁,连呼不妥,要取下照片。学生的父亲说,儿子考上省城学校,景老师就是我们全家的恩人,把老师照片放在神灵的旁边一起供奉——应该!
团结一家亲,心近情更浓。连续四次支教的蒋柏森,只要少数民族教师家中有红白事,就一定登门看望;前后五次支教的丁爱军、蒋蓉夫妇把自己在宁蒗的宿舍改造成了贫困学生的“家”,经常为学生“开小灶”;教导主任闾祥泰放弃休息时间,常年免费帮助少数民族群众修理电器;李培余老师寒夜里为白族学生阿秀英送去温暖的棉被;田宝山老师将快要辍学的普米族孩子卢玉明接回家里,包吃包住;周政老师连夜摸到被父母逼婚停学的彝族姑娘刘代金家,送上了师生802元捐款,并苦苦说服家长让孩子完成学业……
一批批海安老师与当地人民携手播下的友谊种子,终于绽放出民族团结进步之花。1999年9月,宁海中学因海安老师支教成绩突出,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邀请到北京参加表彰大会,领奖人员还将参加国庆50周年观礼活动。全校师生普遍认为应该由海安校长钱灿前去领奖,但是他坚持说,这个荣誉是宁蒗各族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应该由当地老师去领奖。他再三谦让。最终,宁海中学党支部书记张达峰穿着彝族盛装,在人民大会堂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捧回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奖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32年来,海安老师用宝贵的青春和过人的智慧播撒文明的种子,秉持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崇高理念,默默坚守,无私奉献,为建设小凉山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民族团结和繁荣贡献出应有的力量。如今,“宁海”早已突破地域的含义,成为沿海发达地区投身祖国西部大开发的先锋,成为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的榜样,成为民族团结互助和交往交流交融的楷模。